大會委任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等離子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單位,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日立數字映像(中國)有限公司、深圳三星視界有限公司、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三利亞中瓷有限公司、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共七家副主任單位。與會專家指出,等離子專業委員會的成立,一方面可使等離子陣營內部技術實現優勢互補,引導等離子產業朝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顯示等離子產業廠商對市場和未來發展的信心。
等離子電視在中國的發展速度遠慢于液晶電視。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數據顯示,2006年1-8月等離子電視零售量為38.8萬臺,同比增長26.2%;而同期40英寸及以上液晶電視零售量為42.3萬臺,同比增長2213.5%。
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液晶產品尺寸規格相對較多,從14英寸到60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產品應有盡有,而等離子產品線主要集中在4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領域。二是做液晶面板的企業遠多于做等離子面板的企業。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出現嚴重庫存,過剩的面板資源大幅降低了整機的價格。而全球成規模的等離子面板工廠只有5家,稀缺的面板資源是限制等離子銷售的瓶頸。三是在平板電視市場曾經出現“等離子淘汰論”、“液晶獨霸論”等唱衰等離子的言論,這種輿論宣傳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實際上,等離子和液晶技術上各有長短,單位利潤等離子并不遜色于液晶。但由于上述原因,等離子在總量上明顯落后于液晶。不過,2006年以來,三星SDI、LG等等離子面板廠商紛紛宣布擴充等離子面板產能,8月份長虹和彩虹合資的等離子面板工廠的開工,也將緩解目前等離子面板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
|